字體大小:【大】 【中】 【小】
索引號:000014349/2022-75537 | |
發文字號: | 發文時間:2022-11-15 |
發文機關:沁源縣文化和旅游局 | 主題詞: |
標題:沁源縣文化和旅游局關于社會力量參與文物保護利用認領認養文物信息的公告 | |
主題分類:其它 | 發布日期:2022-11-15 |
根據國家文物局《關于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參與文物建筑保護利用的意見》(文物督發〔2022〕14號)的精神,為進一步實施“文明守望”工程,我縣推薦4處不可移動文物接受社會力量認養保護,現將推薦認領認養文物信息公告如下:
一、文物名稱:棗林莊摩崖造像
產權單位:沁源縣交口鄉交口村村民委員會
文物簡介:棗林莊摩崖造像位于沁源縣交口鄉交口村棗林莊北的一處東西走向的沙石山崖上。坐北向南,原高1.05米因下部被土掩埋,現能看到高0.8米,寬4.3米。東西排列共三龕,石壁上有唐“唐開元二十年(732)”題記,龕有圓拱龕、尖拱龕,高0.6~0.65米,寬0.58~0.6米,深0.16~0.18米。龕內造像均為一佛二菩薩,佛面像豐碩,水波紋肉髻,著雙領袈裟,后有背光和身光,坐于方形佛座上;菩薩頭著花曼冠,頸部飾項圈,下著裙。龕間及龕頂部雕千佛。沁源縣人民政府于1981年公布該造像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二、文物名稱:?東溝泉太岳區救國會舊址
產權單位:沁源縣文旅發展中心
文物簡介:東溝泉太岳區救國會舊址位于沁源縣沁河鎮東溝泉村東北一土崖下。1941年至1942年,太岳區各個救國會在村內陸續召開,先后有婦女代表會、青年代表會、工會救國代表會、文救會,當時成為太岳區的活動中心。該舊址坐東朝西,南北28米、東西25米,占地面積700平方米。現僅存土窯10孔,窯深6.2米,寬3米。目前為未定級文保單位。
三、文物名稱:?決死一縱隊38團醫院舊址
產權單位:沁源縣靈空山鎮下興居村村民委員會
決死一縱隊38團醫院舊址位于沁源縣靈空山鎮下興居村西北。1940年決死3縱隊38團醫院在“沁源圍困戰”的戰斗中曾駐扎在該村王義民院內,舊址坐西朝東,二進院布局,南北寬23米、東西長62米,占地面積1426平方米。創建年代不詳,現存建筑為清代遺構。中軸線上由東向西依次現存前院東房五間,前院過房五間,正窯一排五孔;兩側分布有前院南廂房三間,后院南窯三孔。院東北角辟門,過房中辟通道。該舊址為研究當地的抗戰史提供了實物資料。
四、文物名稱:王壁村三教廟
產權單位:沁源縣韓洪鄉王璧村村民委員會
王壁三教廟位于沁源縣韓洪鄉王璧村中。坐北朝南,東西長16米、南北寬7米,占地面積112平方米。創建年代不詳,正殿脊檁有清道光十五年(1835)重修題記。現存建筑為清代遺構,原兩進院布局。廟內存碑2通。正殿石砌臺基高0.90米,面寬三間,進深四椽,五檁前廊式構架,單檐硬山頂。該廟為研究當地清代的寺廟建筑提供了實物資料。
歡迎社會各界有識之士積極參與“文明守望”認領認養保護工程,全面提升我縣文物保護利用水平。
?
???????????????????????????????????????????????????沁源縣文化和旅游局
??????????????????????????????????????????????????????2022年11月15日